国师金安(穿书)_国师金安(穿书) 第10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国师金安(穿书) 第103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“不管是种田的,还是做生意的,卖刺绣的,凡是在书院上过学的,只需要将自己赚的第一笔钱交给书院,就算是你们的束脩了!无论是一个铜板还是十个铜板,你们有心便是!”

    ??百姓们连连道:“这可真是,若是真的免费教我们认字,再不交束脩,岂为人!”

    ??有读书人闻信结伴而来,他们早就听说洛阳书院有举荐资格,却下意识觉得这是世家另一种揽人的手段,压根没往其他地方想,如今听到左邻右舍高兴地同他说书院送鸡蛋,读书人还能领书,这才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??在人群中挤得东倒西歪,急忙问道:“读书人真能领书领笔墨纸砚?免费给我们,又需要我们做什么?”

    ??免费的东西通常是最贵的,而好心经不起时间的冲刷,为了防止大家在未来出现理所应当认为书院免费教生的情况,辛离离在信中特意强调过,司马佑安他们定下的规矩一定要百般强调。

    ??京口书院培养出来的读书人,即使有朝一日真的去了洛阳读书,获得举荐资格,必须得回京口县建设家乡三年。

    ??有读书人问:“若我们没能考上洛阳的博晋书院呢?”

    ??衙役答:“可在书院当教书先生,可应聘县府的吏,你们当得相信自己!”

    ??“若我们连京口书院的初试都没过呢?”

    ??“那便再回去温书,一定能考过!”

    ??衙役敲了两下锣,大声道:“好了,大家赶紧去京口书院门口排队报名吧!”

    ??“对对对,”围观的百姓倏地散了开来,“快点去,别一会儿晚了,领不到东西。”

    ??结伴而来的读书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互相下定决心道:“不如我们先去书院看看?”

    ??能去书院总比去当世家幕僚来的好!

    ??冷清的书院还是头一次这么热闹,书院院长、特意请来当先生学识深厚的先生、为书院打扫卫生的老仆、过来帮忙的抱朴真道观的道长们,各自坐在桌后,奋笔疾书。

    ??负责维持纪律的衙役们喊道:“报名读书的排中间一队,扫盲的排最右边三排,不管学习种田还是刺绣的都建议先扫盲,着急学成出去赚钱的,直接排最左边的四排!”

    ??书院院长专门负责读书人报名,一边擦着额上的汗,一边询问报名之人的籍贯、年龄、所读书目,再抬头看着面前的队伍和旁边热火朝天的队伍长叹一口气。

    ??这年头,能读得起书的人太少了。

    ??他道:“曾添,年十八、熟读四书、擅长数算、京口县人,好记下了,另向你说明,书院开设课程有四书、五经、律、数、音、字、体、实,其中音、字乃选学,每月旬一次考试,放假两天,收好木牌,七日后过来参加初试,初试不难且放心。”

    ??在他身旁过来帮忙的无甲将木牌递给曾添,又询问了他想要鸡蛋还是土豆,得到土豆的回答拿出两颗大土豆给他,又向他展示要送给他的书籍和笔墨纸砚,其中书竟是四书和五经一套,曾添看得眼都热了。

    ??他热切的看着无甲问:“四书和五经当真过了初试就给我?”

    ??说完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队伍,瞧见队伍中那么多书读得比他还好的人,不禁有点紧张,“初试真的不难?”

    ??无甲安慰道:“不难,要给你们机会的,我听院长的意思,会在你们入学半年后进行大考,届时才会淘汰学生,基本保证你们都能拿到书。”

    ??曾添信了,又看了一眼摆放在桌面的书,咬咬牙,拼了!这么多本四书五经想必书院也没有多少套,他一定要过了初试!

    ??无甲和院长对视一眼,瞧着打了鸡血一样要回去温书的学子不禁笑了。

    ??报名一共持续了三日,其中报名读书的共有一百三十六人,扫盲的约三千人,学习种田和刺绣的约四千人,并有人一千多人两者兼报。

    ??这些人数几乎就是京口县及周边的年轻人总数了,不管他们是真心过来学知识,还是为了鸡蛋和土豆,总归人来了,书院还能放他们走不成!

    ??他们就算不来都不成,详细的信息记录在册,他们不来,衙役会亲自上门将他们抓来,想来他们也是要脸的,不想学,过来走个过场也是会来的。

    ??唯有一百多人的读书人让京口县令和书院院长扼腕,他们县会读书的人真的是太少太少了!

    ??整个县才有一百多人报名。

    ??在县令将主意打到周边州府的时候,七日之期已到,初试正式开始,一百多名读书人露天坐在书院门口,桌椅几乎摆满了书院门口的空地。

    ??香炉中的香在每一个人的桌面上燃烧着,一炷香后,会有先生亲自过来收卷。

    ??卷子真的不难,有两道释义题,一道算题,另有二十道给出上下句,让你将句子填完整的题,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将卷子填地满满登登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